海南作為國際旅游島,在過去兩年里公廁建設成績斐然。海南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孝京說,為提高全省的衛生環境水平,解決游客和居民“如廁難”問題,該省自去年開始,把廁所建設和管理列為建設國際旅游島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,先后制訂出臺了公共廁所專項規劃方案、建筑設計方案、建設管理方案、保潔服務標準等一系列規章制度,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,徹底改變全省旅游廁所和城鎮公共廁所布局不合理、質量不達標、管理不到位的問題。
“目前,海南已累計投入2.7億元,新建和改建各類廁所1139座,大大提升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文明形象。”陳孝京說,如今,在海南各個旅游景點參觀,在海南各個城市逛街,游客不必再發生找廁所的尷尬,全省統一標識的廁所大多設置在比較顯眼的地段,其建筑造型與海南椰風海韻的熱帶風情融為一體。
廣東省梅州市環衛局副局長黃興國則帶來了他們的“梅州模式”。“2004年以前,梅州的公廁都是槽坑式的,建筑低矮、不通風、不通光,蚊蠅四處飛,蛆蟲滿地爬。”為改變這一狀況,該市新建一批公廁,又采取“公廁+飯店”“公廁+老人活動室”“公廁+垃圾中轉站”“公廁+辦公樓”的模式增加公廁數量,一方面實現實惠百姓的目的,另一方面改變市民對廁所“避而遠之”的錯誤認識。
與此同時,由各個社會組織推動的生態廁所改造項目,也給各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。林江在山西、貴州、廣西等地開展的旱廁改造方案項目,促進當地如廁條件跨越式發展,公共衛生環境大為改善。他舉例說,山西晉中市一個山村里的窯洞賓館在改造了公廁和客房廁所后,房間價格比沒有改造前高出50元。甚至日本一家山區的賓館也因此到中國“取經”。
“中國公廁問題的解決需要形成全社會的合力,政府要積極引導,公眾也要改變固有觀念,打破思維定勢。”林江說。
上一篇 :公共廁所: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?
下一篇 : 廁峰會:聯合利華致力于為家庭營造衛生環境